今天金大话英语培训网小编整理了考研英语复试为什么报考mem 关于MEM考试的那些事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报考MEM需要参加复试吗
报考MEM(工程管理硕士)需要参加复试
。考研复试是院校对考生进行的全方位考核,其中包括专业基础、思想政治水平、英语交流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等。此次考试是院校筛选优秀考生的最终考核。因此,考核形式不光是笔试,还包括面试。其中专业课一般以笔试形式进行,而其他考核,尤其是个人综合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以面试形式进行。
考研复试地点是在报考院校,如果是线上复试,那就没有地点的限制。各招生单位在复试前都会提前发放考研复试通知,在通知里面就有关于考研复试地点的安排。
免费领取工程管理MEM学习资料、知识地图:
关于MEM考试的那些事
MEM的拟录取通知已经获悉数日,回首从准备到获得通知的这段时间,有许多想言说,表胸臆倒不是为了炫耀什么,只是记录下这段时光,为了自己,如果可以给后来人以启发,那更是意外之喜了。
面试80,管理类联考140(数学60,逻辑50,写作30),英语70,合计210。分数不是太高,学霸们就跳过好了。我将按照时间的流程,分几个方面记录过程中的林林总总,以及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对于一个选择考MEM的人而言,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思考这个目标是什么。
与我而言,目标的具象化是一个过程。
最开始知道MEM是通过女朋友,彼时的目标是想工作之余提高学历,提升竞争力。没有选择MBA是因为清北人的要求高匹配不上,其他学校兴趣不大。
后来相对仔细的研究了各学校MEM的方向设置和学习内容,觉得北大软微的MEM和我的工作经历,和我预期的匹配度最高,所以此时目标在之前的基础上,又希望可以深入的学习相关知识。
所以在开始阶段就已经想好了是北大软微的非全MEM。此时大概是2017年4月份。
有一些人问我,应该是选择MEM还是MBA,应该读哪个学校的,我觉得这都是目标定义的过程,旁人在不了解你自身条件的情况下,很难给出特别合适的建议,所以目标定义阶段是我认为最关键也是最需要独立完成的事情。
在确定目标后,接下来就是根据外部的需求,自身的条件,规划整个事情的流程了。我喜欢用项目管理的思维做这种规划,当然项目参与人只有我一个。
将几个关键的里程碑(提交材料、面试、考试、复试)确定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然后每一个里程碑完成需要的细分条件和完成时间,在这里可能又会有二级甚至三级的细分。总之,就是给自己做一个MEM的项目管理规划,让自己在最开始阶段对整个事情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整这个计划。
面试前的审核材料准备,我认为简历和自我描述很重要,除非介绍信的介绍人有一定知名度,不然仅是一个辅助。老师通过简历和个人描述等内容来衡量匹配度甚至包括面试的内容。所以,这些一定要慎重,不要太草率。
有个小插曲,因为清华大学MEM申请要比北大早,虽然我觉得清华的匹配没有那么好,不过尝试填了申请。清华通过在线申请,整个线上系统的使用体验是很好的,这一点要点赞,北大是邮寄的,软微学院,完全可以自己做个申请系统,免去邮寄了。
另外,因为我的成绩单原件在去清华面试的时候给了他们,所以后来又通过在校的学弟帮忙去办的。
北大MEM面试当天,现在想起还记忆犹新。每一个面试者出来后就会有人围过去听经验,不时的发出“啊,噢,唉”之类的语气词,有人欢喜有人忧,但看起来胸有成竹的少。
我有时也去围观,但总感觉自己准备的不足,听两句就转身背英语去了。
面试的过程倒是乏善可陈,因为我并没有出现那么多的波澜曲折,简单直接,五分钟结束。我准备的内容几乎没有用到,以至于我出来后觉得不真实,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刚进去老师就把我否定了。后来这样安慰自己:既然让我来面试了,意味着我有机会,安心等结果,专注复习好了。
最后面试成绩80,不高不低,我分析,老师觉得我工作经历和报的方向比较贴近,简单确认过没啥大问题就好了。
不过,关于面试我确实准备了很多。
首先英文,准备了一个三四百字的自述,关于工作、个人、生活等常见问题三四十个。中文的,重点对工作经历行业相关的问题,以及学习以后对个人规划的思考。
不可谓不用心,不可谓不努力,结果最后一个没用到,这想来有点好笑,但可能正是这种准备充分的信心感染了面试老师。
相比之下,清华的面试就正好是反例了。
清华的面试通知是个意外的结果,因为我最开始没有想这个事情,虽然申请的早,但是目标没在它上面,所以也没有关注,直到收到邮件,仓促地准备面试的事情。
面试的过程不用说效果不好,准备不足,紧张。结果自然是我没有通过面试。这倒没有打击我,反而提醒我,要准备充分。运筹帷幄,不是自我感觉良好。
我的数学基础比较好,最大的问题是公式忘了、计算能力下降。这种情况对于工作中不太接触数学的人而言,想来应该是很普遍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重点是要重新构建知识体系,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继而达到速度和准确率的平衡。
数学用的材料是赵鑫全的,倒不是说他的一定是好的,只是在我看来,这种的都差不多,参考书做不到帮助考生考超高分,考分低也不是参考书的锅。
我从17年的9月份开始复习数学,每天晚上回家大概会做1小时的题,然后周末两天,每天大概会拿出3小时左右的时间看书做题。
最开始的时候公式不熟练,运算能力不够,做题的速度慢,人也会焦虑,有时候会陷入为了结果不顾一切的情况,其实现在想想,大可不必。因为像那种情况,重点还是对知识点没有融会贯通,算力不足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大部分的题并不需要高强度的计算。所以碰到那种情况,如果实在做不出来,反而是个纠错的机会,让自己更深入的掌握知识。
模拟状态下,满分75,1小时之内做完,总分60以上我觉得就可以了。我最后实际的分数正好也是60。这个分数不算高,全力复习可能会更高。但是因为工作事情比较多,复习的时间有限,同时又要兼顾其他的科目,所以并没有全力的倾注。
管理类联考的数学都是选择题,难度不算大,对于数学基础相对不太好的同学而言,我建议要早点开始复习,通过练习提高,大可不必重新看高数,做做参考书,看看真题就够了。
我的英语基础很差,听力、阅读、单词各方面都不太行。
所以英语的准备非常早,从17年四五月开始就看单词,毕竟如果连单词都不认识,阅读、写作这种更无从下手。看单词用的app,这种有很多,选的就是考研的词库,每天上下班地铁上拿手机看,一天大概可以看50-70个单词,中间肯定记了又忘,没什么关系,坚持下去,慢慢就可以看到效果,在做阅读的时候就发现认识的单词越来越多,越来越看得懂意思了。
从17年9月份开始做英语真题(除了作文),参考书用的张剑的黄皮真题,一般会周末其中一天完整的两个小时做一套题,不写作文,然后对真题详细的查单词理解句子。我最开始做,不算作文,也就是三四十分,算上作文就是50分左右,太低了。因为我英语不好,我希望可以考到70分,这样就能免修了,辛苦这一次,后面轻松一点。所以英语算是我倾注精力最多的,每一套题,我都详细的分析,理解单词,分析句子,每天晚上把之前做的套题拿出来分析一两篇阅读,这样一周就可以把一套真题搞定。一共10套真题,全弄完11月份。后面也没有做模拟题,就是反复的看真题。其他人不清楚,至少我觉得这个方法对我是比较有用的。
从11月份开始专注英语作文,用的材料是王江涛的。每天上班的地铁上,读一篇作文,然后下班路上,再把早上读的作文背过。如此下来,小作文、大作文用了1个月,后面接着自己尝试练习,并整理出适合自己的模版。
最后的分数正好70,算是超出了我的预期,没想到真的可以免修。阅读的分数比较高;作文的分数一般,十几分,主要还是写的少了。
我的逻辑比较好,买的逻辑参考书里的知识点没看过,就是做题,全对的时候有,但是少,满分60,一般是50多分,做错的很多情况反而是我想多了。这可能与我的工作、个人性格等有关系,逻辑性比较好。所以复习的时间相对少一些,而且做题的分数一直很稳定,所以后面就偶尔做套题,保持一个状态,尽量别生疏了耽误时间。
写作我12月份才开始看的。一方面是觉得写作这件事情,要高分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得个中间分可以接受;另一方面是自己平时也有写东西的习惯,不至于无法下笔,所以12月份看了写作的范式后,也没有专项的练习。
关于逻辑和写作,我其实并没有很好的备考经验,反而觉得这两个是要日常积累的。
管理类联考3个小时,考数学、逻辑、写作。
我的顺序是写作一篇——数学——逻辑——写作一篇,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上来先写作,写东西这件事对我而言,容易下笔,而且可以找到一个考试的状态。没有一次写完两篇是因为手累了。继续做数学是想以一个很好的状态进入数学,如果先做逻辑,哪怕我再稳定,做完也会累,可能数学运算的速度会下降,影响时间。接下来做逻辑,逻辑于我而言,比较稳定,无论是时间还是正确率,我要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逻辑,不能最后做,不然如果时间不够了我瞎猜的话就不能保证正确率了,但是作文的话,我少写点倒不会影响太多。
时间上是刚刚好,写完最后一篇作文,还剩5分钟结束,我也不想做检查。一般我考试的时候都不太愿意检查。
英语3个小时,我的顺序是作文——翻译——阅读——新题型——完形填空
先做作文,仅是因为我怕背的模版后面忘却了,所以想着赶紧写完,不求能夺高分。
接下来做翻译。在我看来翻译的难度不算很高,而且不至于完全写不了,在做翻译的过程中慢慢找到状态。
阅读是拿分的关键,也是丢分的陷阱,一个阅读题2分,20个,40分,这是很大的部分,天天看单词+仔细分析真题的作用主要就体现在这一部分,我的阅读最后错了3道,还算是不错了。
新题型是阅读的延伸,做完阅读,接下来做它,顺势而为。
最后做完形填空,一方面是分数少,20道题10分,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猜;另一方面,难度高,不容易拿高分。
英语做完后还剩30分钟,彼时考场里已经有几位同学交卷了,我并没有拼速度,确认个人信息无误后就交卷了,出来后心下一片茫然,一股不真实感从心底涌上来。
估分是很重要的,切不可因为担心、害怕等情绪耽误时间,一定要第一时间估分,记得清楚,分数准确。我是考后四五天估分的,我给自己估的分数是200左右,实际210,有比较大的出入,主要是逻辑英语有几道记不住就当错误处理了。
估分结束后,根据自己的分数情况,规划下一步的安排。
成绩一般2月上旬出来,出来成绩后再准备复习政治完全来得及。如果成绩不理想,距离往年分数线差距比较明显,大可明年再来过。如果在分数线附近,我建议不要有太多的想法,不要担心过不了线复习浪费时间,先好好复习。
政治我买了一本参考书,但并没有用到,主要就是备考群里其他同学分享的文件,整理打印出来后,每个周末就背,尤其是重点看了十九大相关的内容,最后考试也考到了很多这一块的内容。
北大的政治考试不是考研那种,一共6道题,4道简答,2道论述,整体不算难。
政治考完后,大概一周多就能出来结果,只有及格与否,及格后就算是拟录取了。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可能是我的邮箱问题,当天很多人都收到邮件了,不管是否及格,我什么都没有收到,一直到晚上10点多,我给老师发了封咨询邮件,没多久就回复我“通过了”,我才放心,哪怕我很有信心。同时也感谢北大的老师,那么晚了还及时回复我。
最后的结尾,我要感谢我的女朋友。
是她最开始告诉了我MEM考试的相关信息,并且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直在陪伴我鼓励我督促我。当我不想继续的时候,她或温和或严肃的鼓励我;当我进度缓慢效率低下的时候,她如严师一般的督促我;当我慢慢取得好结果后,她比我还开心。我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走下来,并取得现在的结果,她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MBA/MEM/MPACC复试英语要如何准备?
a.每天抽时间精读一篇文章,听一段VOA标准英语或者BBC新闻播报。
b.多收集你所报考专业和日常口语所需的英语词汇,储备好词汇量。
c.准备英语常考话题,比如自我介绍、介绍家乡、介绍本科大学、为什么选择报考我们学校、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研究生期间规划等等。
d.看英美剧和电影时别依赖字幕,脑海中自己尝试翻译。
如何准备英语口语?
对口语的考查,各个学校各不相同。有的学校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标准和流程,甚至规定了每个老师发问的方式和时间;有的只是面试老师的自由发挥,成绩也基本上由面试老师主观判定。
不管面试是否严格控制,考生对下面几个问题一定要认真准备:一是自我介绍,如自己来自什么地方,毕业学校,所学专业,业余喜好,家庭基本情况等信息;二是做好用英语讲解自己专业的准备。
口语测试时老师有可能要求你就本专业展开话题,考查你用英语讲解陌生概念的能力。
因此考生对此要有所准备,先用笔头组织这些问题的要点,然后再以这些词组织语言。在阅读专业文献时,也要多积累一些专业方面的英语词汇。当然提问的问题不可能难度太高。
需注意的问题
1.在面试过程中,语速不要太快,适当的节奏和语气停顿有助于给老师增加好感,而且,声音不宜太高或太低,要保持适中,发音要尽量饱满。
2.当回答问题时,中间不要出现过长的沉默,最好使用些语气词,比如,hmm,err等进行过渡,让面试老师感觉到你在认真思考;当不太确定回答内容时,也可以很坦诚的告诉面试老师,一定不要低头不语。
3.在面试过程中,除了面试语言的使用之外,还要注意非语言性的交流,也就是英语中所谓的body language。在回答问题时,要和老师在眼神上有交流。
4.考研英语面试中,在自我介绍完结束后,老师就会开始问你问题。在回答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解来准备答案,让自己回答的问题和整个的自我介绍融为一个整体。在每一年的面试中都会有很多相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很平常,却有很多陷阱,一不小心就会被考官抓住“小辫子”了。所以,考生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尽可能准备充分!
金大话英语培训网以上就是金大话英语培训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考研英语复试为什么报考mem 关于MEM考试的那些事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